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紧扣“保护环境、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三大主题,为宜兴市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加快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资源保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江苏省宜兴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宜兴市环保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新环保法,紧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保护环境、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三大主题,紧抓目标任务,为宜兴市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加快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资源保障。
乘势而上,构筑新高地,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十三五”生态规划的牵引作用,使生态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问题导向和政策安排相对应,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相配套,为绿色发展创造充裕的生态空间和环境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红线的调控作用,完善生态红线管理考核机制、生态红线保护资金分配机制,严守环境准入门槛,全力实施节能减排。
突出重点,打赢新战役,全面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坚持依法从严治水,将对市镇级河道进行区域性监测,开展以“控磷降氮”为主攻方向的水环境治理。依法从严治气,启动PM2.5和臭氧的源解析工作,深入开展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加快汽车、运输船的清洁能源改造、黄标车淘汰等。依法从严治理固危废物,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项目产废环节的环评及审批等,完善全市固危废处置利用体系。依法从严治理土壤污染,以“土十条”为依据,全面开展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前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农田土壤污染监测等工作。
毫不松懈,建立新秩序,强力实施监管执法工程。深入贯彻新环保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强力实施严格规范的监管执法,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启动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综合执法,有效监管网格内的重点排污单位。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排查网络,认真排查各种可能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提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有效实施机制创新工程。今年,宜兴环保局加快污染源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改革,探索环评、排污许可和网格化管理等制度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开启“一证式管理”模式。稳步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打通排污许可和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评等制度连接通道,发挥其核心作用,推动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机衔接。
求真务实,树立新形象,有力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宜兴市环保局将继续开展“双创双提升”主题活动,深化工作调研,完善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纪监督,为“十三五”起步开局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强化乡镇环保机构、人员、装备配置,提升基层环保工作能力。此外,把监督执纪作为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增强环保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