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奶发力引领乳业消费升级

发布时间:2017-09-20


我国消费者喝奶口味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低温奶,新鲜低温产品已悄然占领市场30%的份额,低温奶年增速更是超过了10%。《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消费升级的需求带来了低温奶的迅速发展,不过要想占据主导地位,低温奶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要超过常温奶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低温奶增长迅速

就在两年前,低温奶还只占据大约两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日前表示:“2015年,全国原奶产量达3900万吨,其中低温奶增长迅速,占液态奶的比重已经接近三成,随着低温奶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未来低温奶将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奶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乳企发展速度放缓,液态奶的增幅仅有5%,而低温奶的增速却逆市达到了10.5%。

就目前而言,常温奶仍是主流产品,伊利、蒙牛两家企业液态奶的主要产品均是常温奶;而多数区域乳企则以巴氏奶为主的低温鲜奶主打液奶产品。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除了三元、新希望两家公司之外,上海的光明乳业、山东的嘉宝乳业、广东的燕塘乳业等区域性品牌都以低温奶为突破口,已形成了实力较为雄厚的低温奶阵营。

由于销售较好,大力发展低温奶也被各大企业提上日程。今年1月,科迪乳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4亿元,用于低温乳品改扩建及冷链物流建设等;新希望乳业耗资6亿元投建的西南地区最大低温奶生产基地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而根据媒体报道,身处常温奶阵营的乳业龙头伊利、蒙牛也正在策划,欲涉足低温奶市场。

消费升级催热低温奶

谷继承认为,低温奶出现快速发展的契机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上游发展给低温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或者说奶源的红利推动了低温奶的发展。“前几年,当原料奶的价格已经攀升到很高的时候,要推广低温奶的难度非常大,随着中国大型规模化牧场的发展,奶源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给低温奶发展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奶源。”谷继承如是表示。

其次,消费升级时代已经到来。如今消费者已经逐渐分层,低温奶可以更好地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并实现快速增长。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也表示:“目前一些本土品牌的低温液态奶产品都能保持销售势头良好,特别是在区域销售方面,尽管本地收奶价、零售价也都偏高,但市场培育成熟,消费者接受度高。”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由跟风购买进口复原乳,投入到国产原奶制作的新鲜低温产品怀抱。北京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平时都是喝低温鲜奶,因为相比常温奶其营养更丰富。

对此,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除低温酸奶外,巴氏奶和常温奶都涉及到了通过加热杀死细菌的热处理,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不过由于常温奶经历了更严酷的热处理,在杀死更多的细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一些营养物质,比如一些维生素和可溶性蛋白。就营养成分和口感来说,巴氏奶的确是比常温奶更好一些。

山东乳制品轻工业协会秘书长兰文忠也表示,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技术加工而成,能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但这样灭菌后的牛奶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尤其是钙和维生素。保质期比较短的液态奶为巴氏奶,消费者只能在超市的冷鲜柜中找到,保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它采用低温加热的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鲜牛乳的营养含量和良好口感,其中包含一些活性蛋白,但需低温保存。巴氏奶还有一个大的特点是不能添加防腐剂及一切添加剂。

此外,政策出台也为低温奶的发展带来机遇。农业部新修订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已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修订出台,完善了我国复原乳鉴定标准,为监管违规添加复原乳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新规将大大打击在低温奶及常温奶中添加复原乳的行为,有利于推动低温奶产业健康发展。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