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江西南昌,天高云阔、热情似火。
9月15日晚,江西青年科学家进校园暨青年畅想未来系列论坛在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华之光多媒体中心圆满闭幕。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来自全省12位国家级顶尖青年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济济一堂,围绕“产学研用金,科技谋复兴”“医工结合,健康中国”两大主题,开展科技人文交流,推动青年创新合作。在论坛上,活跃的思维交锋碰撞,创新的蓝图徐徐展开,专家教授们共论前沿科技领域的技术革新,共谋应对新局之策,共寻未来发展之路。
01 学科交叉点燃畅享未来“科创梦”
积极、专注、自信...此次论坛,聚集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江西省“双千计划”、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军人才、省内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等青年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
论坛现场,青年科学家们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阐述相关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多学科的不同交叉,点燃了大家畅享未来的“科创梦”。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全国青联委员、江西省青科协副会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朱凌燕介绍道,当前江西正在大力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多学科交叉将促进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有效汇集各领域重点科技的关键资源,助力各领域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技术研发更新、拓宽公共服务渠道,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壁垒,为取得更多原创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九三学社江西省委科技委主任、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黄伟教授在论坛上以《面向体内与体外智能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技术研究》为主题,分享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生命科学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融合,可以更加方便医生对患者全面、细致地诊断病情。黄伟表示,医学的需求是创新的动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医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比如,在医学影像方面,肺部的结节如果是良性的,把所有良性的都切掉是过度医疗,但如果漏掉一个恶性的会危害生命,但临床上能够判断良性和恶性结节的大夫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基层单位,而人工智能可以在这里面帮很多忙。
“新科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将深刻改变世界的格局,这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所要面对的未来。”不少与会行业龙头企业家、领军医疗机构青年代表表示,通过青年科学家们各领域硬核的科技创新故事,让他们更加了解到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以及提升广大青年科学素养、激发青年科学兴趣、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年群体,对助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02 精彩分享传播科学研究“价值观”
科学精神的重要传播途径,就是依靠青年科学家。
在江西省青联常委、江西省青科协理事,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维冉眼中,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就必须要通过青年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将科学精神辐射至大众观念、滋养大众思想、内化大众行为,鼓励更多青年人投身到科学事业中来。
“当你进行科学研究时,你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时时刻刻愁眉苦脸,受到课题的烦恼或压力。”在江西省青科协理事,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文华眼里,拥有科学与享受乐趣的“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并行不悖,通过有趣且接地气的分享,可以为更多青年人传播科学研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要让科学精神辐射大众,首先要让大众“爱上”科技。科学有序,分享有道。如何让更多“圈外”的人走进“圈内”,青年科学家们动足了脑筋。
论坛中,特别组织了青年科学家与青年代表、高校学生代表围绕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共同“畅想未来”,开展对话与讨论。
华东交通大学校团委兼职副书记胡剑、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且根等青年科学家们通过讲述自己充满趣味的科研经历,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形象及其应具备精神内涵,提出科学家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心中要有国家、心中要有人民,发出继承弘扬好、实践好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倡导,勇担关键科技领域的领跑者,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为开启伟大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
一位位青年科学家用亲和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理论、精彩的前沿科技成果分享,在无形中消弭了大众与科学研究之间看似巨大的鸿沟。与青年科学家面对面,让场下的高校学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开心地表示,要提高自主学习的内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做事。
参加此次论坛的青年代表刘旭锴说,“通过聆听青年科学家们的报告,与专家教授们直面交流,让我看到了青年科学家不为人知的一面,激发我感悟到我们青年人更应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学习科学家们不懈奋斗、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的精神,主动关心关注科创事业,参与进科学普及工作。”
03 青年榜样激发自立自强“中国梦”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正在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科技创新引领科普发展,科普同样也能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江西青年参与“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论坛通过青年科学家、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的榜样示范,使得参会青年更加激发了自立自强的“中国梦”。在共青团江西省委的关心支持下,活动还面向全省广大青年进行了直播,线上共二十五万人次实时收听收看,许多有志青年表达出自己想要强烈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的愿望。
“当代青年人才职业生涯与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高度契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是时代赋予广大青年人才的重大使命。”江西省青科协会长、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王小磊说。
王小磊表示,青年人是国家前进的底气,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更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此次青年科学家进校园暨青年畅想系列论坛就是旨在为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担当作为、敢于创新、善于突破的宝贵精神,号召广大青年人向青年榜样学习,创先激发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潜力和活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步,江西省青科协将在共青团江西省委的指导下,持续面向全省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深化全省青少年科普工作。”江西省青科协秘书长、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癌症研究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王芳说。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第12位,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速这一进程的硬核力量,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将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聚起磅礴力量,未来一定可期。
(艾正川)
编辑:刘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