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日前,连元街小学举行教学智慧深度构建之教师个性与风格论坛。会上,该校年轻教师肖岚上了一堂四年级的数学公开课,生动地为孩子们讲授“平行四边形”。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轻松有趣的风格引人入胜,得到了在座专家同行的好评。
鼓励教师发展个性,努力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近年来连元街小学建设教师队伍时的重点任务。2011年起,该校主持“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学智慧深度建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案例研究》,通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初步构建了连元课堂教学智慧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方式。个性生动鲜明的老师,也让学校的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学生有个性,教师也要风格
周孝丽是连元街小学一名骨干数学教师,她的课轻松活泼,而且和谐融洽,不管是上课的语言、神情还是和学生的互动,都有个人的印记。她的数学课上,没有冗长枯燥的说教,有的是童话故事、情境表演,以及“不走寻常路”的课外作业,曾经她让学生设计个性年历,在设计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年、月、日这个知识点。“我的课和我的个性很像,我本身就是比较热情的人,在学校的鼓励下,也开始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周孝丽说。“曾经以为像数学这样‘标准化’的科目,教法也无非是‘标准化’的,但实践中,标准化的教法却处处碰壁。”
“学生是有个性的,那老师也必须有个性、善思考,课堂有特色,学生已经不同了,老师还停留在20年前照本宣科的程度上,是不利于职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学校教导室曹红艳老师说,2011年,学校开始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课题研究,先从理论研究着手,分析名师大家的教学风格,立足学科特长研究学科特有的风格,鼓励老师们在遵循学科逻辑核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和而不同”的教学氛围。
教师发展策略有的放矢
“教师作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为直接、关键的因素之一,其性格、情感、态度、理想和兴趣等个性特质、内在品质、知识视野、能力结构以及道德实践发挥着整体育人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以人化人的作用。”曹红艳说。
教师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主要源自教师年龄、个性、特长以及学科要求等客观条件。连元街小学将全校教师分成新手型、胜任型和经验型三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教师发展策略。
针对教龄五年以内的新教师,学校除了给每位新教师配师傅以外,还尽可能多的开展教师竞赛,鼓励教师在不同的平台上施展才能;对于有一定教龄的胜任型教师,则通过读书会、理论培训、论文撰写等途径促进教师提升理论功底,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而对于教龄10年以上的经验型教师,学校开展深度访谈,通过促进教师反思、凝练、提升,将经验转化为专业性理论。
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员思考”成为了学校的常态,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发展成为了主动需求。“大家都上进,你想偷个懒也不太好意思。”一位老师笑着说。
构建鲜明的学科教学特色
学校成立了“连元教师发展学院”,作为教师发展的主要载体。据了解,连元教师发展学院向教师提供形式丰富的课程内容:教学专业素养课程、教学科研素养课程、教育人文素养课程、特长兴趣素养课程等,教师可根据个体成长需求做菜单选项,构成自己的学习课程。不仅如此,学校各部门协同创生、多轨并举、多元支持,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建立教师成才档案,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导处的“学科组长”,教科室的“竢实组合”“智慧共同体”“科研员”,工会的“青蓝工程”,大队部的“智囊团”“辅导员”,德育处的“班主任培训”……让教师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体现在课堂上,建构了连元街小学鲜明的学科教学特色,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音乐课堂建构美的智慧,在美的旋律中熏陶情操,在乐器的吹奏中感受高雅,在乐理的练习中滋养素养;体育课堂建构游戏智慧,在玩的教学中掌握技能,在玩的教学中得到健康;美术课堂建构立美智慧,每位教师专长尽显,版画、泥塑、国画、手工、雕刻,人尽其才,省特级教师贾方执教的美术课获全国美术赛课一等奖;科学课堂建构探究智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猜测,快乐实验,体验研究……
“对学校发展而言,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这一教育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对于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需要这样一群敢于突破传统体制和僵化思想的束缚,拥有先进教学思想、不断精进教学技艺、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师来创新和发展学校文化。”校长施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