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近来,南昌高新区发挥“大数据+数治网格”智慧平台建设优势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高新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
“三中门口有车辆逆行,严重拥堵。”“三中门口堵得动不了,影响居民出行!”近期,南昌高新区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频频收到居民反映南昌三中高新校区周边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问题。
“捕获”到这一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堵心事”后,南昌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立即协同区城管局、城建局、交警大队、公交公司、学校、社区、物业、居民代表等会商对策,并很快形成了一份数据共享、问题聚焦、措施叠加的调查报告。
经过各方合力探索解决方案,这一群众关心的问题有了“新解”:通过设置专用通道、增设潮汐车道、开通家校专车、增加警力疏导等综合施策,该路段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后续还考虑通过施划路面临时停车位、建设社会停车场、调整现状单行道以及打通断头路等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
不久前,香缇溪岸小区住户反映小区东门非机动车道拐弯处发生过多起居民骑车摔伤的事件。艾溪湖管理处综治中心在了解到居民多次向物业反映无果后,协调社区与物业沟通开展隐患排查,对屡屡绊倒自行车、电动车的路沿石进行了打磨处理,通过对群众“不能忍”的细节进行“小微整治”,快速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矛盾化解在基层。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南昌高新区持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建立起了线上智慧城市数字化信息集成大平台,线下由应急、公安、城管、执法、市监、消防等多部门联动遍布各镇处、直达村社区的网格体系,并依据各职能部门职责权责,将群众关心的问题分为社会公益、综合治理、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水环境管理、城市建设等7大类、27个小项、101个子项事件,通过找准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有力提升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昌高新区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已累计收到各渠道上报事件1.8万件,办结率为99.20%,其中居民通过“随手拍”小程序上报事件2302件,办结率为99.30%,走访各类重点人员2.1万人次,排查安全隐患1.4万次。(舒雯 余康 记者 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