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7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将设老年医学科
南昌新闻网讯 记者日前从南昌市卫健委老龄科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切实推动“健康南昌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完善符合我市市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
《办法》指出,到2022年,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将达到70%,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治未病中心、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30%。
为发展老年医学学科,我市将整合市内优势资源,积极推荐相关单位申报老年医学领域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成立老年专科医疗联盟,推动我市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基层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同时,我市将引导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药学、护理、康复、心理、安宁疗护等专业和课程,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鼓励相关院校积极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同时,我市还将支持城市二级医院以托管、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向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转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新(改、扩)建以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养老护理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
建立健全三级预防体系
《办法》明确提出,为做实老年预防保健服务,我市将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绩效评价。同时,我市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性签约服务及个性化服务,监测、评价和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并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
为完善老年就医诊疗服务,我市将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建立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处方制度,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同时,在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方面,要求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与协议合作的养老机构普遍开通双向转介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到2022年,全市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强化政策信息保障
为了对老年健康服务发展予以支持,《办法》提出,在政策支持上,各地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实现城乡、区域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探索制定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基本标准和服务规范,研究上门医疗护理、家庭病床服务和老年疾病临床路径目录库,完善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营养支持相关收费项目。
在信息支撑上,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可穿戴的老年人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开展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同时,加强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一批智慧健康服务示范项目。
在组织保障上,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和实施办法。(南昌日报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