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推进央企入赣结出累累硕果

发布时间:2020-04-29

【开篇】

江西之南,赣江源头,红色故都,客家摇篮,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赣州。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洋溢温暖的红色热土,万里长征从这里出发,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心和牵挂这片红色的土地。

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翻开了赣南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若干意见》出台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赣州视察,对赣州落实《若干意见》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习习春风,温暖、泽润着赣南大地,给红土儿女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力量。

【溯源】

赣州与国资国企有着深刻渊源。苏区时期,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了国有财产管理局,创办了中央兵工厂、中央造币厂、中央被服厂、中央印刷厂、中央卫生材料厂、中央通讯材料厂等国有工厂。1931年10月,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在兴国官田村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兵工厂面世,被誉为“人民兵工始祖”。1932年春天,由苏维埃中央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第一个国有钨矿企业——中华钨矿公司在于都铁山垅成立,成为红色政权的主要经济支撑。苏区时期的赣南,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这里诞生,国资监管的相关法规以临时中央政府名义第一次下发,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第一次构建。历史证明,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的“根”在赣南

兴国官田兵工厂

红色基因、一脉相承。201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饱含对赣南母亲的深刻眷恋,对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坚决落实《若干意见》精神,以央企入赣工作为主抓手,开启对口支援赣州工作。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追根溯源、守望初心,反哺赣南人民的真情再现。

【成效】

央企入赣工作启动7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带领央企扎根赣南,大力开展对口支援,深入推进人才交流,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扎实开展项目合作,有效扶持产业发展,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政支持为统领,对口支援力度大。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出台《关于做好在赣南地区对接合作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口支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含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方案(2014-2020年)》、《对口支援章贡区(含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2020年工作计划》等系列文件,支持和指导中央企业加大对赣州支持力度,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些支持政策条条都是真金白银,字字体现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对赣南的倾情支持。

为配合这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我市出台了“降成本、优环境”、税收减免、产业扶持、金融财政支持、人才引进、降低用地成本、落地项目奖励补贴等27项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对口支援及配套政策体系,集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

(二)以人才交流为纽带,架起央地“连心桥”。7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先后派出各领域高端人才,源源不断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信、中国兵器集团、中国太平保险、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人保等15名优秀干部到赣州挂职,架起了国家部委和赣南人民之间的“连心桥”,开启了中央企业与赣南苏区的“直通车”。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迅速融入、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倾情奉献,为央企入赣奔波操劳,为对口支援挥洒汗水,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殚精竭虑,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倾注心血、贡献青春、勇创佳绩。

(三)以项目投资为抓手,央地合作结硕果。7年来,央企在我市落户投资项目68个,投资总额1493.54亿元,已完成实际进资454.793亿元。华能瑞金电厂项目的建成结束了赣南没有大电源支撑点的历史,破解了赣州用电瓶颈,为赣州顺利实现“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加油助力。

华能瑞金电厂项目


国新集团投资孚能科技64亿元项目是赣州引进大额度央企投资基金,促进赣州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示范项目。中电投于都屏山风电场项目是全省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是赣州第一个开展风电建设研究的项目点。此外央企还在上犹、安远、寻乌、兴国、全南、定南、宁都等县投资落地一大批风电项目,大大提升了赣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寻乌乱罗嶂风电项目

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项目为赣州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了一个专业、畅通、高端的加工检测、物流配送、网络销售的一体化平台。华润万象城项目是央企华润置地在全国三四线城市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综合体项目,成为我市高端购物中心的典范。

华润万象城

在赣州国际陆港,堆满货场的集装箱摆放整齐,整装待发的班列正在启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央企、国企纷纷参与赣州国际陆港建设,为助推我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现代家居城依托赣州国际陆港,打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铁海联运物流大通道,真正实现了“木材全球买、家具全球卖”。

在首期规划面积为35.2平方公里的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入驻的央企、科研机构和院校已是星罗棋布,国机、凯马、昶洧、孚能科技等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项目纷纷落户;国机智骏、恒天凯马两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已于2019年8月6日同时整车下线并迅速实现整车上市,开启了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中车集团总投资25亿元的中车生一轮项目已于2019年9月28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填补了赣州高端驱动电机装备研发制造的空白。

国机智骏汽车整车下线

山东凯马汽车整车装备车间试生产


在赣州重点布局的“两城两谷两带”产业领域,除新能源汽车城、现代家居城,赣州还就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与央企及地方国企积极对接,一批项目正在洽谈合作或即将签约落地。项目丰硕、产业壮大,赣州已成为央企投资的热土。

(四)以投资洽谈会为平台,央企对接实打实。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已在江西成功举办两届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搭建了央企与地方投资合作高端平台,建立了央企与江西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密切了央地对接互动,深化了央地互信合作,推动央企入赣走深向实。本届央地合作视频会,赣州与央企意向、在谈、拟签约的项目共42个,总投资额873.8亿元,其中拟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额357.2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在全省处于领先。

截至目前,已有国机集团、中车集团、华润集团、大唐集团、招商局集团、华能集团、有色研究总院、保利集团、中国五矿、宝武钢铁、华录集团、中国兵工集团、中化集团、中铁集团、中核集团、中国远洋集团、中建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节能、中建材、中交建、中电建、中船重工、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国新控股、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国电集团等30家大型央企在赣州这片红土地上投资兴业。还有华侨城集团、中航科技、三峡集团、中旅集团、华电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东方电气、普天信息、保利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冶集团、中国华录集团、华电集团、中粮集团、中青旅集团等18家大型央企正在与赣州开展对接洽谈,即将签约落地一批新的央地合作项目。

【结束语】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时指出:“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牢记嘱托开启新征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担当实干,纵深推进央企入赣工作,扎实推动新一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奋力将赣州建设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