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企业特长 做好“六度”文章 江西联通全方位扶贫捧出浓情厚爱

发布时间:2019-10-17


4G网络覆盖贫困村1559个 、光纤宽带覆盖深度贫困村77个、扶贫产品“雨露计划”惠及近6万人,江西联通立足通信行业特长,做足网络扶贫、资费扶贫,积极聚拢产业资源,做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党建扶贫,授人以渔、精准扶贫,一项项扶贫举措,捧出的是作为责任央企的“浓情厚爱”。

水、路、电、网,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备要素,当身处城市的你,拿起手机快速享受4G的飞速上网时,或许很难想象,还有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没水、没路、缺电、缺网,成为当地贫困的“穷根”。

江西联通近年在弥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消除发展瓶颈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企业专长,针对这些“穷根”对症下药,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江西联通一揽子的扶贫工作换来了丰硕成果:截止2019年9月,直接投入贫困村帮扶资金累计4000余万元,组织员工购买农户产品消费扶贫累计300余万元,资费扶贫累计4600余万元,包含引入政府、社会资金合作的产业扶贫累计2400余万元,农村网络覆盖投入6.42亿元。帮助1180户脱贫,脱贫人口3894人,扶贫产品惠及近10万贫困人口,获得1个市级、3个县级、1个乡镇级“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先进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个乡镇级先进扶贫工作者等众多荣誉。

全面实施“六度”扶贫行动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江西联通坚决执行江西省委省政府“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实现高质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中国联通集团“六度”扶贫行动,“强化保障力度、扩张动员广度、确保扶贫精度、加快扶贫速度、拓展扶贫深度、体现扶贫温度”,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江西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立松高度重视,多次与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坚前往贫困村帮扶指导,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责任担当,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深入,保证“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截止目前,江西联通省、市、县三级全省挂点的贫困村共计有87个,其中联通为第一责任的贫困村有17个。共派出第一书记8名、扶贫干部33人(其中工作队长7名、驻村工作队员25名),共计41名。大批优秀扶贫干部的不断加入,“六度”扶贫行动的深入实施,体现的是江西联通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

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很多,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也不尽相同,只有真正找到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户贫困家庭的真实需求,了解其所处的客观环境,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向幸福之路。

江西联通的扶贫并不只是简单的捐款捐物,正在深度实施的“六度”扶贫行动,正是这样“治标又治本”的高质量扶贫,如今已在江西全面开花。

立足通信企业优势  激发脱贫新动能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江西联通高度重视自身行业优势和企业优势的发挥,“要想富先铺路”,而江西联通首先铺就的就是“信息”这条高速公路!

——让贫困群众用得起“网”。在网络扶贫方面,加快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积极参加工信部组织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不断完善偏远农村的 4G基站/光纤宽带网络覆盖,让贫困群众“用得上”通信服务。利用L900大规模建设以及城区900M下沉农村,通过新建和搬迁存量资源,兼顾覆盖,扩大对贫困村的无线网络覆盖。2019年大幅追加乡村4G网络建设,实现“4G网络村村通”,预计至年底贫困村网络覆盖达到2263个,其中4G网络覆盖贫困村1559个。

——让贫困群众用得起“通信服务”。在资费扶贫方面,要让贫困群众“用得起”通信服务。自2015年起,与省扶贫办推出5折优惠的‘雨露’系列扶贫套餐,累计收惠贫困户近6万人,每年资费补贴优惠力度超3000万元;对精准扶贫对象推出全新的扶贫产品‘家乡情’系列,继续给与深度的资费补贴。

——在贫困村建设“平安乡村示范点”。在信息管理方面,发挥企业优势,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管理水平,引进信息互联网技术进贫困村、进贫困户,建设平安乡村示范点,实施农村信息互联网技术变革。2017年11月,与吉州区财政局一起,改造长乐村综合整治监控点,出资帮扶光纤通信技术改造,在扶贫村长乐村周边共安装了12个视频监控头,为精准扶贫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紧盯产业扶贫  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脱贫攻坚才有源头活水,才能由“输血”变“造血”。为此,江西联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党建带扶贫,以产业助脱贫,实实在在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致富。

——党建工作也可以帮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江西联通通过“支部联创”,组织各级单位积极与贫困地区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助力基层党支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

——聚拢资源形成扶贫产业。在产业扶贫方面,围绕“预购订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种养业合作社”工作模式,省、市公司与当地政府同谋共划,形成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帮扶新思路。围绕吉安长乐村黑木耳、养鸡场项目、永新县水面养殖,赣州崇义县茶叶、油茶项目、寻乌县蜜桔、脐橙项目,浮梁县有机水果种植等产业,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帮扶。以省公司定点帮扶村长乐村为例,在帮扶下成立了黑木耳种植基地、养鸡、光伏发电三个合作社,各项产业做的风生水起,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10万元以上。

——让农民的“土特产”能卖得出去。在消费扶贫方面,发挥企业体制优势和互联网运营经验,利用面向社会公众的“联通爱心扶贫馆”和面向公司内部的“网上商城”,在员工福利采购、食堂消费、公务消费、支部联创和员工爱心活动中积极采购扶贫商品,采购资金仅2019年至今就达到40余万元。

江西联通在全省扶贫的故事:

落后贫困村变成宜居生态村

——江西联通公司党群工作部袁友泉扶贫工作纪实

吉安吉州区曲濑镇长乐村是省级“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地处泸水河旁,有6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缺、人居环境较差。

2017年4月下旬,江西联通公司党群工作部袁友泉同志受组织委派担任长乐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袁友泉的到来,逐步把一个贫困落后村变成生态宜居村。

2018年5月,村党支部在袁友泉同志的带领下,开始了村庄环境的整治工作。先后建设停车场所870平米,围墙1500平米,修改美化村级公路1500米,各自然村建有娱乐休闲广场,村部旁边建有800多平米的农民花园,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为小村润色不少。

袁友泉告诉记者:“通过建设休闲广场、开展环境整治、绿化小村环境,原贫困落后的小村成了百姓眼中的宜居生态村,吸引了不少乡亲返乡盖房。”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美丽宜居乡村展现在村民面前。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真正致富

——赣州市联通公司机关党委游东洋扶贫工作纪实

如果说,打造基础设施只是从“面”上让贫困村更美,但要让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让百姓过上可持续的富裕生活,就要建立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机制和长效的致富模式。

赣州市联通公司机关党委游东洋自2017年3月派往赣州市分公司挂点的扶贫村宁都县对坊乡富丘村当任第一书记以来,通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突出和加强农村产业的发展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明确了方向以后,带领村两委“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积极性高的村民外出外县、外乡进行考察学习,再结合本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确定黄鸡、富硒脐橙、白莲等为本村的特色主打产业,以党员致富带头人为骨干,以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村民在产业发展全过程中解决其后顾之忧。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发展黄鸡年出栏百万羽、富硒脐橙1000多亩、白莲200多亩,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游东洋的努力下,以扶贫产业为龙头,精准施策,多渠道带动村民致富,富丘村奔上了脱贫致富康庄大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