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而在这40个被调查的城市中,南昌排第35名,成为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之一。
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鄱阳湖。南昌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在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南昌上榜“最宜居城市”百强名单,排名第55位。
仅仅时隔两年,南昌市就变成倒数,从一个宜居城市变成了不宜居城市。究其原因,与南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
宜居城市,说到根本就是适合生活的城市,那就离不开吃穿住行。先不论因人而异的吃穿,单看南昌这几年的住行就够南昌人吐槽几天的了。
南昌的高房价一直以来就受人诟病,即使是在全国房价急速下滑的时候,南昌房价依然坚挺,并且成交量也很可观。今年3月,南昌房管局排长队的图片就在朋友圈内疯传。
而最让南昌人郁闷的是,房价高,居民收入却没有成正比。在新近发布的《投资时报·2016中国就业季薪金指南》中,最难赚钱20个城市中,南昌与长沙、沈阳、海口、兰州、哈尔滨、成都“会师”,成为2016年度最难赚钱的七大省会城市。
说到行,那就更是辛酸泪了。就如最近南昌多次出现水漫洪城现象,无数车辆在水中“休憩”。以至很多南昌人调侃,在南昌一定要买涉水险。
而提起交通,最让南昌人抹不去的就是一个“堵”字。去年,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南昌机动车保有量为75万辆。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还只是51万。两年时间增长24万辆,这为南昌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加剧了南昌城市的拥堵。随之带来的停车难也困扰着有车一族。这些新增的车辆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严重污染了南昌的环境。
2014年10月雾霾曾一度笼罩赣江两岸,南昌一夜之间,空气质量位列全国主要城市倒数第一;去年两会期间,重度雾霾再次袭击南昌,赣江两岸一片灰蒙;今年2月份,南昌雾霾罩城,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96,属严重污染。
在这诸多问题的阴霾下,南昌已经被打上了不宜居住的烙印。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南昌在奋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更多关注社会坏境的发展、市民的生存状况。
不可否认的是,南昌确实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有自然因素,却也有着我们自身的一些人为因素。我们能不能在包容这座城市的同时,改掉自身的诸多陋习呢?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昌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