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阳镇新时代文明 实践所(站)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7

清明时节寄哀思,文明新风润人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祭祀,缅怀革命先烈,丽阳镇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文明祭祀宣传、制作青团等方式,引导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平安、绿色、和谐的节日氛围。

缅怀先烈守初心

4月2日上午,丽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退役军人代表、丽阳镇中心小学学生代表齐聚联村双溪革命烈士集中安葬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活动在庄严氛围中展开,全体人员高唱国歌向烈士致敬。退役军人代表缓步上前敬献花篮,镇领导俯身整理缎带,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敬仰之情。默哀时刻,寂静中回荡着历史回响,庄严宣誓让红色基因在血脉中延续。随后,邀请省级骨干教师、昌江区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洪东亮为全体人员带来一场红色文化宣讲,宣讲员以饱满的热情和深情的语言,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通过宣讲,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和牺牲精神,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青团传情暖桑榆

在山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手捧糯米与艾草,叩开留守老人的家门,在斑驳的老屋里,一场"艾香传情"的暖心活动与非遗文化碰撞出动人火花。厨房里,老人与志愿者共同制作青团,揉面时艾草清香弥漫,老人边教志愿者们捏出传统纹样,边讲述着"清明吃青团,岁月永安康"的民俗故事。软糯的青团里包裹着春日温情,更传递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这场"指尖上的清明"活动,让传统美食成为连接代际的桥梁,让留守老人的小院飘满艾香与笑语,更让非遗文化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

文明新风入万家

春风拂面,文明花开。洪家村和山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穿梭在村头巷尾,将《文明祭扫倡议书》送到家家户户,乡村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绿色祭扫的倡议,微信群里图文并茂的科普信息不断刷新,织就了一张立体宣传网。

"往年烧纸钱总担心引发山火,今年用鲜花祭扫,既安全又文明。"村民李大爷感慨道。活动当天,共发放倡议书500余份,让"低碳祭祀"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这场"文明新风入万家"行动,不仅让清明节更添一抹绿意,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在乡土生根发芽,让文明祭扫成为新时代乡村的亮丽风景线。

鸢寄清明思文脉

春风拂面柳色新,纸鸢翩跹寄哀思。4月3日清明时节,丰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开展"清明寄相思 巧手绘纸鸢"主题活动,以传统风筝为媒,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文化种子。

活动现场,志愿者展示传统扎染技艺,素白宣纸在草木染液中晕染出青绿山河。孩子们执笔勾勒,有的绘出"二十四节气"图腾,有的题写"慎终追远"家训,将思念与传承绘入纸鸢。实践站志愿者讲述介子推忠孝故事,引导孩子们在风筝上书写对先人的寄语,让传统文化在指尖流淌。这场"实践课堂"不仅让清明节焕发新活力,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忠孝文化、生态理念在春风中生根发芽。

图/文  陈芬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