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秋冬 守护健康 ——梨树园小学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4-11-12

风轻露重秋意浓,一夜凉寒一夜秋。换季时期昼夜温差大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儿童免疫力低加上在校期间孩子们之间的接触密切,容易传播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我们在增强师生体质的同时还加强了疾病预防知识的学习,11月6日下午我校各班开展了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疾病    谨防传染

班会课上,老师们通过课件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讲解了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秋冬季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疾病和肠道疾病两类,呼吸道疾病有:流感、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肠道疾病有:诺如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等。通过了解疾病症状、传播途径知识,学习预防措施,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争做对自己身体负责的小主人。 

秋冬季健康小诀窍

诀窍1:根据天气加减衣

进入秋日,天气开始有转凉的迹象,特别是经历降水后的气温骤降,更是需要多加注意。面对这样的天气,家长们应该要学会给孩子穿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在什么时候决定给孩子穿多少衣服呢?当然就是在早晨起床时,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假如天气没有发生突变,就不要轻易、随意给孩子穿太多衣服。此外,家长最好能够为孩子选择穿脱比较方便的衣物,以备随时增减衣物。

诀窍2:学会“捂”两头 

常说“春捂秋冻”,“捂”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家长应当根据室外温度给孩子来增减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不要让头颈与双脚着凉,这样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而关于“秋冻”,指的是在秋天的时候不要一次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应该稍微让他感觉到一点点寒意才是最佳的穿衣方式

诀窍3:补充维C、维A

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蔬丰富,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黄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C,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等含有较多维生素A,建议孩子多吃,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诀窍4: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诀窍5:呵护孩子皮肤  

家长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家长可以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家长在必要时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诀窍6: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等,要尽快送医,避免因为耽误病情,而使孩子病情加重烧成肺炎。

“三暖”指背部、腹部和手足暖,通常以孩子背部是否温暖作为添加衣物的判断标准。为避免孩子腹部受凉,穿衣要注意孩子腹部暖,寒从脚下生,要保证孩子的手脚保暖。“二凉”指头部、心胸凉。孩子大部分从头部散热,孩子头部被裹得严实会头热出汗不舒服,穿衣服过多、过紧都会压迫孩子胸部,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头部和心胸部都要避免太热,保持孩子头凉脚暖,保证孩子气血循环顺畅。

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穿衣服,里面贴身的衣服可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中层是保暖的衣服,外层可以根据气温高低来选择不同厚度的外套,最好是有挡风防水效果,

代表的不同温度代入公式,就能轻松知道孩子应该穿多少啦!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性,不能完全套用公式,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为准,判断孩子衣服穿的是否合适。

用心呵护,用爱陪伴,科学护理,预防在先!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