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瓷路落成揭幕仪式暨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0

10月19日,第21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期间,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由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景德镇市昌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承办。


传承红色精神
19日上午9点28分,传承红色精神——「毛泽东诗词」专家讲座在古窑景区金瓷工坊举行。讲座特别邀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汪建新教授主讲。讲座由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占兴华主持。
景德镇市政协原主席、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张春萍,中国旅游报江西站站长周晨,景德镇市住建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涂文军,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丹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景德镇历代官窑研究院副院长、陶溪川瓷片标本博物馆馆长罗国新等参加讲座。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陶瓷界、金融界、收藏界嘉宾,「红色瓷路」创作团队,云南大学研究生团队、市诗词楹联协会嘉宾、景区讲解员、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聆听讲座。
汪建新教授长期从事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近20多年来又特别专注于毛泽东诗词的教学与研究。他从诗词解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宏大抱负、丰富情感和博大胸襟,久久为功,颇受好评。他演讲的题目是《读不尽的毛泽东诗词》,主要介绍毛泽东诗词的总体情况,阐明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意义,分析毛泽东诗词的审美特征,推荐读懂毛泽东诗词的有效方法,特别是侧重品味部分代表作,来把握毛泽东诗词艺术特征和审美魅力,感悟毛泽东的丰富情感和伟岸人格。
讲座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汪教授讲解进一步系统地了解了毛泽东诗词,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的魅力。讲座获得圆满成功,为古窑景区「红色瓷路」的落成揭牌拉开了序幕。
讲座现场,周荣林先生代表古窑景区向汪建新教授赠送「人民领袖毛主席」瓷画像。汪教授高兴地表示,这是瓷都景德镇留给他最宝贵的永久纪念。
弘扬传统文化
10点28分,在景区童宾广场,窑神童宾的祭祀仪式隆重举行。童宾是景德镇制瓷窑工世代祭祀的窑神。文献记载,童宾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烧窑把桩师傅,为烧造御用青花大龙缸而壮烈献身,从而成为窑神。窑神童宾崇拜祭祀是景德镇瓷业的行业习俗,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古窑景区持续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点18分,在镇窑广场,「红色瓷路落成揭牌仪式暨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隆重举行。活动仪式由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璟晶女士主持。
出席今天活动仪式的有:毛泽东主席外孙王效芝,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江西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景德镇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龙,及汪建新、张春萍、占兴华、周荣林、胡家旺、朱丹忱范敏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领军人才裴永中等嘉宾,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陶瓷界、金融界、收藏界嘉宾等。
张龙在致辞时说,多年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发展喜人,成为全国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在,古窑景区又建成了「红色瓷路」,推动了古窑景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王效芝致辞说,近年来,古窑景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意设计、精心建设了一批红色文化景点项目,形成「红色瓷路」,正在实现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张春萍、裴永中向王效芝赠送「人民领袖毛主席」瓷画像永久珍藏。
丁新权先生宣布,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红色瓷路落成揭牌,王效芝、汪建新、丁新权、张龙为「红色瓷路」落成揭牌。
揭牌仪式后,各位领导、嘉宾前往明代葫芦窑,进行复烧点火仪式,以生产性方式有效保护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众多游客朋友们前来观礼打卡。
点火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前往「红色瓷路」参观游览,赞誉古窑景区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