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优化乡镇营商环境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以下将从政策法规、服务提升、市场监管、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探讨乡镇营商环境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制度支撑环境
加强立法与制度建设: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配套制度,重点加强粮食安全、种业和耕地、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立法工作。同时,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特色立法,确保法律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构建“规则统一”的制度环境: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制度环境,为乡村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跨区域农业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和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与行业管理机构的协作配合,形成执法监管合力。
二、优化服务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党政班子带头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服务高效便捷。
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便民措施,提高办证便利度和政务服务效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实现审批流程优化、程序规范、公开透明。
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各类服务平台,如乡镇企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全方位服务。
三、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环境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不诚信经营、超范围经营、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指导,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加强农业执法: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加强农资、饲料、动物防疫等领域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保障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推动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金童许村围绕葡萄园产业,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推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科技支撑、耕地质量提升、全程机械化等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确定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五、凝聚社会力量,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挥乡贤作用:搭建平台吸引乡贤回归助力乡村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示乡村新面貌、凝聚发展力量。
强化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优化乡镇营商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服务举措、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发展以及凝聚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不断提升乡镇营商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操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