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皆响——八大山人对话扬州八怪研究展”4月29日在昌启幕

发布时间:2024-04-29

由八大山人纪念馆、扬州博物馆主办、无锡博物院协办的“众山皆响——八大山人对话扬州八怪研究展”将于2024年4月29日上午10点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展。展览以清初及清中期十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为载体,将历时一百余年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之流变和学术影响呈现给观众。

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所记载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还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说法并不统一,如今的“八”,多是依据了李玉棻的说法。而其中的“怪”,则体现了这些艺术家和当时画坛主流的差异,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至于“扬州”,则是这一批艺术家共同生活的地区。扬州城鼎盛于隋唐,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扬州因地处运河、长江交汇而成南北水陆之要津,和漕粮、海盐等物资的中转站,所以经济的繁荣,导致了其文艺土壤的肥沃。一大批商人和文人聚集在此,他们的频繁互动促成了扬州地区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和多元格局。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其继承了徐渭、八大山人和石涛等人的张扬个性,开创了清中晚期艺坛的艺术风气。

本次展览展品由扬州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和八大山人纪念馆三家机构提供,共计92件(60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8件)。展览共分“笔简且形具”“借古以开今”“我自有我在”三部分。首先介绍与八大山人同时期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渊源,讲述明清思潮;其次通过各家艺术作品的对话,进行其艺术本真的交融与碰撞;最后以“扬州八怪”的经典代表作来体现其对书画艺术的革新与开拓。
此次展览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展期为4月29日——8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