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密码,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假如我们用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来探寻幸福的答案。幸福似乎变得相对简单和直接:只要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就能体验到幸福。
财富和地位,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幸福感。它们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从而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但是,这种幸福感往往是短暂不稳定的,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不断上涨的欲望与财富地位不同步时,幸福感也会随之消失。
相比之下,跑步、郊游、写作甚至钓鱼等健康的日常活动,简单的生活,虽然看似平凡,却能够带来持久的幸福感。这些活动不需要依赖外界的认可或物质的满足,它们通过激发身体和内心的愉悦感,让大脑自然分泌多巴胺。这种幸福感更加纯粹和深刻,因为它们源于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感受。
苏轼,这位北宋的文豪,在人生的低谷期,被贬谪至遥远的海南岛。在海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宋代的海南,是世人眼中的“天涯海角”,是一个蛇虫横行的蛮荒之地,但在苏轼的眼中成了“染得桃红似肉红”的美景之地。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故事也为我们展示了幸福的另一种可能。王阳明在龙场期间,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和内心的挣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找到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幸福密码。
“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景德镇的慢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景漂的青睐。这里的街巷、建筑、人文都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在这里,可以放下快节奏生活的包袱,享受慢节奏的惬意。漫步在古街上,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对于“景漂”们来说,景德镇的慢生活就是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往往被外界的评价和期望所束缚,追求着所谓的“成功”和“幸福”。然而,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外界的认可或物质的满足,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汝非鱼,安知鱼之乐。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幸福是多元的,也应该是多元的,不只是所谓的成功和财富,也希望我们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多巴胺密码。
编辑:付文